字体
关灯
护眼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    【作者孤独麦客提示: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,关掉阅读模式,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】

    云队攒戈戟,风卷旆旌。堠空烽火灭,气胜鼓鼙鸣。

    12章:

    注释2:隰州,河节度使治,辖隰川、石楼、蒲、宁、温泉、永六县,治隰川(今隰县)。

    注释1:善杨县,朔州治。唐玄宗元五将其分割,析置马邑县,县城设在善杨东三十军城内,彼军节度使理即在军城,移镇云县。

    关善杨岭,武元衡曾经写诗,抄录来,飨读者。《单罢战却归题善杨馆》——

    38章

    注释1:石州,隶属河东镇,辖离石、方山、平夷、定胡、临泉五县,治离石县(今吕梁市离石区)。

    35章:

    注释4:北边五部,即活在代北一带的五部杂胡,分别是吐谷浑、回鹘、鞑靼、奚、室韦。沙陀亦主活在代北区,分三部,即沙陀、萨葛、安庆部。沙陀人数其实不,元朱邪尽忠率族人及依附的部分昭武九姓胡人三万众东奔,被吐蕃一路追杀,尽忠战死,长朱邪执宜收拾残部,到灵州投降唐廷,求庇护。移居代北,被唐廷故分割三部,至今不七十,在代北诸部其实算是弟弟了。乾符间,沙陀部督是李友金,主在云、朔尔州;萨葛部米海万,主活在朔州;安庆部督史敬存,主活在代州区。

    注释3:陵水,今红河上游,朔州境。

    注释1:邠宁节度使,即邠宁节度观察处置等使,兼邠州刺史,领邠、宁、庆三州,至德元载(756)设立。

    20章:

    注释2:善杨岭,约在今内蒙古林格尔县红城乡附近。隋业三筑长城,善杨岭即长城关口一,唐代继续修缮、扩建,置善杨关、善杨馆,太原、朔州西驿节点一。善杨岭北长城外有恶杨岭。

    阵占山河布,军谙水草。夏苗侵虎落,宵遁失蕃营。

    注释1:见品相关。

    豹虎关西卒,金汤渭北城。宠深初受棨,威重正扬兵。

    注释4:楼烦监牧城,唐初楼烦监牧使筑城,在汾水西岸,今娄烦县境内,素唐代北疆军马重来源

    注释1:马邑川,今恢河。

    “单善杨关,身逐归云到处闲;曾是五莲府客,每闻胡虏哭因山。”

    注释1:楼烦岭,在宁武县西南约十,北宋、契丹界,岭上有楼烦关。

    元,调遣“夏州骑士五百人,营经略军故城,应援驿使,兼护党项部落”;“取鄜城神策营兵马使郑杲兵士并(属)九千人,实经略军”。

    40章

    一卷注释

    沙陀三部其实夹杂了很昭武九姓胡人,代北区本来不少迁居来昭武九姓胡人,这沙陀三部不断融合吞并的象,是沙陀三部慢慢壮的重基础。

    巨镇邦屏,全材桢。韬钤汉上将,文墨鲁诸

    胡马辞南牧,周师罢北征。回头问,何处有欃枪。

    元十五,宥州移治夏州长泽县,此该县归宥州管辖。

    24章:

    韩偓曾赋诗,即《隰州新驿赠刺史》:

    23章:

    注释2:岚州,隶河东镇,辖宜芳、静乐、合河、岚谷四县,治宜芳(今岚县)。

    注释1:宥州,即元间设置的新宥州,区分间设置的旧宥州。主管理河曲区的党项部落,位置体上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,初辖延恩县,理勒城(叫经略军城,彼经略军驻)。

    注释2:本书继罗隐、杨广、武元衡4首诗来了,名字叫《渭北刘夫借便秋遮虏,寄朝亲友》,全文——

    贤侯新换古长亭,先定机指顾。高义尽招秦逐客,旷怀偏接鲁诸。萍蓬到此销离恨,燕雀飞来带喜声。却笑昔贤交易极,一东阁便垂名。

    注释2:伏戎城,今宁化古城,唐代称伏戎城,宋代称宁化堡,置宁化县。

    注释3:静乐县,今静乐县。

    注释2:晋杨体上分西、、东三城。西城,位汾水西、晋水东,西晋刘琨筑,亦称府城。太原府、晋杨县皆在此办公,内有东魏权臣高欢筑晋杨宫城(隋代称明城)、隋文帝期扩建的宫城(名新城,区别旧宫城“明城”)及隋炀帝杨广筑仓城。东城次有西城的几分一,位汾水东,北齐筑,太原县在

    注释3:草城川,遮虏军城、岢岚军城、宁武县间的三角带,因河流纵横,水草枫、物产枫富,向来是北方游牧民族南,唐代置岢岚军此“贼通路”。北宋,这乃与辽的边界线。元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